拆遷戶咨詢我們問題時,我們拆遷律師經常問房屋是因為什么項目拆遷的,雖然表面看來都是將房屋拆掉,但用意卻不同,比如在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有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環保拆遷、協議拆遷、拆違促拆遷、城中村拆遷、騰退等,在百姓眼里沒有區別都是拆遷,拆遷方也經常通過各種名義進行拆遷,讓拆遷戶搞不懂摸不透,就算遇到糾紛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當我們拆遷律師詢問咨詢者,自己家是因為什么項目拆遷時,大多數拆遷戶都不知道,更不明白自己所在的區域到底屬于棚戶區還是舊城改造,很多人明明是商業開發,卻享受著棚戶區改造的補償標準,這讓拆遷戶根本不能自己判斷征收性質。
為了讓拆遷戶弄明白不同名義之間的區別,今天我們簡單總結相關問題,簡單幫助拆遷戶識別,讓拆遷戶可以明白自己家的拆遷到底是以什么名義。
我們以下所講都是建立在合理合法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執行的前提下。
拆違促拆遷
對拆遷范圍內的房屋情況進行調查,將認定為違建的房屋,以違建的名義拆除,這種房屋一般確實屬于違建,私自新建、加蓋造成的,一般會比其他合法房屋提前拆除。
環保拆遷
不管是養殖場還是工廠,沒有按照規定申請合法經營手續,或私自將經營位置建設在禁養區內的,這種情況沒有合法經營手續,土地使用、房屋建設等手續也存在瑕疵的會被列為環保拆遷當中。
棚戶區改造
簡單講棚戶區改造一般指的是臟亂差的區域,比如該地區房屋建設時間較久、房屋密度大、房屋質量差、人均面積少、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進行棚戶區改造,如果你所處的位置并沒有臟亂差的現象或基礎設施交通都非常便利的,肯定不是以棚戶區的名義拆遷。
棚戶區改造以解決百姓出行、住房安全、生產寬敞、生活便利、公共安全能夠應急保障和環境衛生能夠保潔等,解決困難家庭住房和社會發展不適應的問題,是一項民心工程,同時帶動了城市環境改善經濟發展,解決了生活、就業、養老等問題。
城中村改造
何為城中村?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城市中的農村,雖然身處城市當中,由于土地性質問題,所以城中村的土地性質和農村一樣,都是集體土地,一般會依照《土地管理》執行,相比于其他名義的拆遷往往補償較低。
這種情況的房屋如果已經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內的,那么就可以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實施。
舊城改造
舊城改造一般是對城區內的基礎設施或整體的區域進行改造或者更新以改善生活環境,大白話就是以前的舊城區域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社會的需求,所以要對其改造以滿足大家的需要,舊城改造并不是某個階段的項目,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只要區域內不能適應當下生活的就需要對其改造。
協議拆遷
很多拆遷戶對拆遷協議和協議拆遷分不清楚,拆遷協議指的是我們所簽訂的跟安置補償有關的協議書,而協議拆遷可以理解為雙方約定好的拆遷,也就是說開發商沒有經過法律程序得到用地審批,直接和拆遷范圍內的百姓協商,雙方共同達成一致后進行的拆遷行為。